《長江日報》聚焦:能源公司完成全市首個公共機構能源托管項目
近日,長江日報記者專題報道,由碧水集團所屬武漢城發智慧能源有限公司參與的公共機構能源托管案例。
作為武漢市節能降碳主管部門,武漢市生態環境局率先探索,成為市直單位中首個進行能源托管的公共機構。通過專業化節能改造與管控運營,實現能耗精準調控,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并減少費用支出。
以下是報道內容:
改造照明及空調系統、打造樓內光伏電站、建設能碳監測與管理系統……近日,長江日報記者從武漢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獲悉,作為武漢市節能降碳主管部門,武漢市生態環境局率先探索,成為市直單位中首個進行能源托管的公共機構。
能源費用托管,即用能單位委托專業公司管理能源使用和費用支付的服務模式,通過專業化節能改造與管控運營,實現能耗精準調控,達到節能降耗的目的并減少費用支出。
“過去,許多單位連能耗底數都摸不清,更談不上精準調控?!蔽錆h市機關事務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坦言。?
近年來,武漢市公共機構節能管理正在悄然發生轉變。盡管成效顯著,但老舊建筑設施老化、節能技術滯后等問題仍制約著降碳空間。市生態環境局辦公大樓建成于2007年,其空調、照明等系統能效水平滯后,導致能耗費用逐年遞增。
公共機構節能工作是國家實現雙碳目標的重要一環。近年來,武漢市開始探索能源費用托管模式,通過引入專業能源服務公司,對用能系統進行“診斷—改造—運維”全生命周期管理。
此次能源托管,武漢市生態環境局依托政府采購平臺,向市場購買服務,與武漢城發智慧能源有限公司簽訂能源費用托管服務合同,雙方約定,由武漢城發智慧能源有限公司出資改造,10年托管期內,雙方共同分享節能收益,并定期評估節能效果,適時調整優化方案,確保節能率能夠達到20%以上。
據悉,此次托管項目將對市生態環境局辦公大樓1300余盞系統能效嚴重滯后的傳統燈具進行智能LED改造,還將增設風冷熱泵機組和光伏電站等項目,預計明年年初完成建設并投入使用。
武漢市生態環境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此次改造結束后,能通過能碳監測系統,實時掌握能耗動態,及時調整運行策略,“這種‘管家式’服務讓節能從‘被動應付’變為‘主動優化’”。
專業人士稱,此次托管不僅標志著武漢市公共機構節能管理邁入智慧化、市場化新階段,更為全市公共機構綠色低碳轉型提供了鮮活樣本。
(長江日報)